重新思考职业教育定位

               (节选)

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决策,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2020 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乃至到2030 年,迫切需要对职业教育及培训进行准确定位,采取更为协调的推进步骤,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1.重新定位·终身学习

职业教育及培训应置于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框架之中——若一个国家或地区仅全面普及普通教育,而没有面向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很难想象如何支撑起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重新定位·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及培训将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混搭”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将是教育体系中同外部劳动力市场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一个领域。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灵活制度,实际上就像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即使人们错过某一阶段学习,也有补偿机会。

3.重新定位·融合合作

职业教育及培训必须走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目前,大概没有看到有什么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能在政府完全放任不管、单靠企业需求驱动的情况下取得良性发展。同时,也很少见到由政府包办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成功范例。

4.重新定位·多样业态

职业教育及培训将成为多样化教育新业态的活跃领域——预计未来职业教育用户需求将成为一切服务供给模式生存发展的参照系,职业教育及培训行为将从免费普惠的公益服务直到精准定位的收费服务,需要更为积极地锁定、适应、引导、激发甚至“制造”用户需求,必将形成“高成本分担”连带“高个人收益”的职业教育及培训项目,出现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制高技能专才和大师级专家的模式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最新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 年11 月推出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简称ISCED)”2011 年版,对学习和教育作出新的定义:“学习(Learning)”是个人通过经历、实践、研究或授课而获取或改变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技艺、能力或行为。“教育(Education)”则是社会有意地将积累的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技艺、能力或行为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过程,牵涉到学习交流。出于兼顾各国职业教育类型多样化的需要,ISCED2011 年版对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最新定位是,“主要为学习者掌握在某一特定的、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艺和能力而设计的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可能有基于工作的成分(即实习)。成功完成这类课程后,可获得由相关国家主管当局和(或)劳务市场以从业为目的而认可的与劳务市场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ISCED2 级(相当于我国初中阶段)开始,逐渐延伸到3 级高中阶段乃至5-7 级高等教育。由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具有弹性,不同国家指标和数据的可比性应该不是很强。

(作者:张力,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