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蓝图,提出要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无疑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年度重要活动,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性”为主题的学术年会近日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围绕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阐述。

教育应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当今世界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叠加推动下,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生态服务将成为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自然资源行业的调整、转型、变革都朝着更加高精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需要复合型和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加速推进,但是部分科学理论研究还不足,一些学科的关键核心技术还存在瓶颈。”谈到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王焰新坦言,“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都需要教育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办学特点和形式不一样,但是都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这些是支撑教育深层次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王焰新指出,高素质人才供给是教育赋予未来发展无限可能的关键所在,也是乘势而上抢抓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

职业教育发展需提升适应性

职业教育要在需求结合中提高适应性。王焰新表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内需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在快速提升。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首先要面临的需要,职教发展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重点领域谋篇布局。

职业教育要在资源整合中提高适应性。王焰新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要加强政府统筹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区域、产业差异,坚持扶优、扶新、扶需、扶特的原则,将兴奋点和着力点转移到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以及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领域和方向上。

职业教育要在产业融合中提高适应性。王焰新认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仍客观存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是当前推进高素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

职业教育要在职继联合中提高适应性。在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推进继续教育,建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继续教育等其他普通教育,为职业教育搭建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王焰新表示,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去构建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学历继续教育培养方案,要适应产业需求和行业标准,积极引入实践课程教学,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和实践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要在前沿竞合中提高适应性。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发展越来越需要技术工艺的革新和引领。王焰新指出,职业教育应主动对标找差距,深度参与找动力,既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要独立自主,集中力量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上谋求创新。

唯改革创新者胜。要以高质量的教育应变局、破困局、开新局,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回应发展需要、人民需要、竞争需要,推动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适应产业,服务行业,引领业态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谈到职教发展前景,王焰新这样说。(根据会议现场发言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发布日期:2021-03-03)